投资过热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但在该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投资过热现象也一直频繁出现。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就曾点名批评江西各地方发改委和几家急于上马新产能的新造车企业,之后江西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大部分都处于停摆状态。有媒体在后续报道中称,「江西省在-年6月之间引进的18项新能源汽车投资计划中,有7项在宣布签约后并没有任何开工信息,而在已开工的11个项目中,半数以上没有按期完工。」这一现象并不是江西省独有。~年,全国平均每年有70余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项目落地,投资金额亿元上下,总计规划年产能已近万辆。但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只有.2万辆和.6万辆,全球全年的销量也不过万辆,如果具体到各家已实现量产的车企,以年的数据来看,有68家的产能利用率甚至低于10%,可见无论是从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还是利用率来看,存在的问题都已相当离谱了。若以年工商登记为准,截至11月30日,中国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已经超过5.5万家,超过了年全年新增数量。这一增长势头是不是与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泡沫式暴涨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恒大与宝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此时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进行摸排,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相比以往的通告大多都是警示和地方自查,这次的《通知》算是国家发起的第一次全面摸排。为何恒大、宝能被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