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应对洪灾,中国人居然创造了一项世界遗产
TUhjnbcbe - 2025/6/9 18:56:00
本文约字阅读需要10min自明朝中叶以来,位于江苏中部里下河地区的兴化洪涝多发,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为应对连年灾害,兴化先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了“垛田”这一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最终孕育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于湖荡沼泽之中堆土成垛,在垛上从事农业生产,兴化先民“雕塑”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垛田奇观。如今,“洪水走廊”早已华丽变身为富饶水乡,拥有余年历史、总灌溉面积达52.88平方公里的垛田焕发出勃勃生机。年,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江苏省首个获此殊荣者。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又成功入选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个特色鲜明的传统农业系统源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重要价值?在其活态传承过程中还应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应对洪灾,中国人居然创造了一项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