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徐珊珊 摄
中新网南京5月21日电(徐珊珊)“年淮阴地区生产总值(.6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9亿元、同口径增长6.2%)增幅均高于全省。”这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委书记董国喜21日在南京公布的一组喜人数据。
当日,年淮安市淮阴区“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通报淮阴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并对新一轮“五方挂钩”帮扶淮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从年起,江苏省实施“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已持续25年。江苏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区)与苏北经济相对薄弱的县(区)挂钩帮扶。
与全国相比,江苏的扶贫标准更高。到年底,江苏已提前实现“到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大约元”的全国扶贫目标,并于“十三五”开启以人均年收入元为标准的新一轮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江苏主要帮扶对象是全省乡村6%左右的低收入人口、6%左右的经济薄弱村、苏北6个重点片区和黄桥茅山革命老区。
淮阴区、涟水县、滨海县、响水县、灌南县等地是江苏12个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重点县(区),各地都派出江苏省委帮扶工作队。
数据显示,淮阴区年实现脱贫户人,5个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累计脱贫率、省定经济薄弱村达标率达到“双一百”,重点帮扶县区顺利摘帽。
“十三五”以来,淮阴区累计实施个扶贫项目,年分配项目收益.7万元。同时,加大项目带动就业力度,丁集镇的金银花及构树种植等项目带动了户就业。
此外,该区还构建“企业+村+农户”的帮扶模式,将家企业与个村居进行结对帮扶,鼓励企业在农产品采购上向结对村倾斜,引导结对村积极为企业提供劳务输出等服务,实现企业和村、农户增收多赢局面。
会上,江苏省委驻淮阴区帮扶工作队队长朱钟斌汇报了新一届工作队进驻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工作队于3月中旬入驻后,明确了帮扶工作规划,今年将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为目标,以产业壮村富民为工作主线,制定14个村的帮扶计划,重点实施27个帮扶项目,其中产业帮扶项目13个、民生帮扶项目6个、文化帮扶项目3个、社会帮扶项目5个,涉及资金约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