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由于这次汛期降雨时间长、雨量大、长江水位高,导致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巨大。这两天,江苏台记者走访了南京的多处内河和湖泊,看看城市的“防洪保护圈”是如何应战的。
7月17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南京的玄武湖边,根据超声波液位仪显示目前玄武湖的水位是9.77米。现在玄武湖周边开启了三个闸门进行泄洪,要把玄武湖的水位控制在9.7米左右。
南京玄武湖畔的武庙闸,已有千年历史,至今仍然是重要的水利设施。上午,南京水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开闸抢排,涛声阵阵,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南京市水务集团排水设施运营中心工作人员邓敏介绍,武庙闸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非降雨期间,通过开闸引流的方式,把玄武湖的水补充到珍珠河和内秦淮河;让内秦淮河水“活”起来。在降雨期间,武庙闸也是玄武湖泄洪的一个主通道,通过开启武庙闸的方式,把玄武湖水排到外秦淮河和长江。
尽管连日来,长江南京站水位、外秦淮河水位屡创新高,但是前来南京玄武湖游玩的市民却发现,玄武湖的水面和堤岸一切如常,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南京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主任金勇军介绍,南京玄武湖是一个天然的大的蓄水池,又称之为城市的“海绵体”,最近进入汛期以来,通过水位的调控,预先腾空玄武湖的库容,为迎接连续的强降水做好准备。玄武湖的水位平常的时候10米到10.2米,进入到汛期降到9.8米,进入梅雨期,面临现在的主汛期,要把玄武湖水位降到9.7米,这些都有一套科学的应对方案。
位于南京城东的月牙湖,同样也是一块城市“海绵”。根据实时降雨情况,附近的闸站和涵洞设施实施联动,确保月牙湖在汛期保持低水位运行。
南京市秦淮区水务局副局长徐连奎介绍,月牙湖常水位控制在9.4米,目前防洪的水位我们控制在9.2米,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行洪,主要是通过铜芯管闸和酒精厂路的高水高排涵向外排水,这两个通道能有效在指令发出半小时内调控到位。
除了24小时防汛工作,南京水务部门对河道和湖水的环境整治也没有放松。随着气温升高,河道水草生长迅速,为了确保水质,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打捞水草。
徐连奎介绍,控源截污,把污水全部截掉,构建了月牙湖的水下森林。40万平方米的地下水生植物、挺水植物的构建,少量的面缘污染是能够转化掉、稀释掉的。下雨期间,它会对水体透明度有一定降低,但是水质没有问题。
据气象部门监测,今年入梅以来,南京的降雨总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一倍。面对外围洪水和强降雨的双重压力,目前,南京主城区的秦淮河内河水位始终保持在6.5米的低水位,有效预防了城市内涝,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上百座闸站、泵站等水利设施的精准调控。
金勇军说,南京主城区的防汛一共通过多道闸门,还有90多个泵站,来进行外挡洪水、内排涝水;都是按照雨情、外河的水位等各种综合情况来进行调控,确保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
江苏台记者/黎明章健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