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将扩大一倍。全面提升老旧小区人居环境,也是今年江苏省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尽管疫情影响了工期,但绝大多数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已经敲定,正在加紧推进。
实地探访: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集装箱创意丰富文化生活
记者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计算新村小区看到,整个小区一共有7栋居民楼,目前已经完成外立面防水工程,接下来小区将通过管线下地、梳理绿植、增设景观等方式,来提升小区的居住环境。
计算新村小区于年至年陆续建成,房龄大多有二三十年,建筑防水、小区绿化、停车设施等都无法满足现在的生活需求,迫切需要改造和提档升级。
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金尧花园社区书记戴爱华介绍,小区改造结合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房屋外立面的防漏已经做到位了,现在正在做的是弱电下地,还有雨污分流的工程,接下来将对小区里大树进行修剪,估计主体工程将在9月底完成。
考虑到小区的公共空间有限,小区门口用21个彩色集装箱搭建了一个公共区域,未来这里将成为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戴爱华介绍,这里将设置书吧、居家养老的服务站点、小朋友活动场所,还有垃圾分类馆,能满足居民的一些需求。
江苏省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汤蕾告诉记者,住建部门和社区会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量身定制个性化改造方案。改什么?怎么改?都是由居民说了算,通过居民议事会、设计进校园、组织工作坊等一系列活动,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对小区进行一个完整的体检,形成一个整体的项目清单,再逐项进行改造。
改造理念“上新”:充分听取民意“补短板”也要更宜居
汤蕾告诉记者,过去老旧小区改造更多是补短板,哪里不足改哪里。如今,改造理念也在升级,目的是让小区和街区更宜居。从满足老百姓最基础的需求,向更加宜居的品质提升转变。江苏省推出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宜居住区的适老化指南,通过这些标准和指南的制定,让管理者、建设者和居民对怎么改造老旧小区,都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认识,也有一个准确的方向。
早在年,江苏就开始了老旧小区改造,截至年底,已完成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占老旧小区总数的57.2%,惠及多万户居民。未来,江苏将进一步推进优化老旧小区改造,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为了让更多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今年,江苏计划投资43亿元,完成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涉及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居民22.7万户。那么,哪些小区需要改造?主要改造什么?资金又由谁来保障呢?
按计划,江苏将重点改造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针对小区实际情况,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等不同类型,一个小区一个方案。
基础类改造,主要着眼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包括供水、排水、供电、弱电等。
完善类改造,要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要,包括绿化、适老设施、停车场和拆除违建等。
提升类改造,就要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包括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卫生服务站、幼儿园等。
老旧小区改造所需资金,由政府出大头。截至目前,江苏共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支持个小区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万元,支持8个小区项目改造。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亿元,支持个小区综合整治,目前已下达70%。
同时,加强和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的战略合作,让老旧小区改造有充足资金保障。
老旧小区改造需用心换新
老旧小区改造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项目,不仅要改外观的面子,更要做好惠民的里子;要改硬件设施,还要完善软件管理;改造工程周期有限,维护和管理则需长远用心。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如何让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得到居民发自内心的称赞?如何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些都要相关部门经过长期走访、调研,拿出切实可行、接地气的方案。
江苏结合实际,用“一区一案”“一楼一策”的办法,列出详细的改造项目“清单”,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改造方案,因地制宜。就是希望老旧小区的改造能更合民意、更贴民心。当然,改造后的长效管理也马虎不得,用“心”换“新”,才能换来居民持久的满意与放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点30分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