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华丽转身看徐州
TUhjnbcbe - 2025/2/7 19:19:0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徐州将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加快建设让徐州人幸福自豪、令外地人羡慕向往的现代化城市。

文丨徐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剑锋编辑顾佳贇

徐州五山公园舞出风采(高刚/摄)

徐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一座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曾经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的期盼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一直是徐州领导班子履职施政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徐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考察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转型促进全面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成功实现了老工业基地向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的凤凰涅槃,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蝶变重生,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走出了具有徐州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子。

如今的徐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显著增强,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正在焕发绚丽光彩。

产业强市是幸福城市的底气

徐州致力于建设产业强市,不断增强幸福城市的厚重底气。面对矿竭城衰的危机,徐州将产业转型作为先导,全力做好“推陈出新”的文章,协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产业体系实现了根本性重构。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实施煤炭、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行业整合整治,促进产业质态由低端迈向中高端,企业布局由绕城而建变为入园进区,装备工艺向世界先进水平跃进,让老产业焕发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集中主要资源要素,大力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等六大新兴产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大幅增长、占比大幅提高,日益成为徐州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年全市GDP将迈上亿元新台阶,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徐州致力于打造区域中心,不断提升幸福城市的功能品质。徐州坚持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牵引,有力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多亿元,先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快速路等多项城建重点工程,各项基础设施全面补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徐州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创造了“棚改徐州模式”,市区多万平方米棚户区破茧成蝶,近60万居民彻底告别蜗居,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的激励表彰。徐州坚持园林景观塑造与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将绿色融入到城市每一个单元,形成了点上绿地成茵、线上绿色成廊、面上绿色成景的城市空间格局。近年来,外地居民占徐州中心商圈的消费比例、在徐州市区的购房比例、医院的就医比例都达到1/3左右,城市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

不断绘就幸福城市的生态画卷

徐州致力于建设美丽徐州,不断绘就幸福城市的生态画卷。徐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幸福城市的重要标志,不断提升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徐州。着力抓好生态修复再造,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出台《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三年累计投入亿元、实施项治理工程,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26.64万亩,向世界发布生态修复两部技术标准,形成了具有鲜明徐州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着力抓好污染综合治理,聚焦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改善幅度江苏省领先。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细化落实能耗削减任务,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高效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徐州致力于改善群众生活,不断增进幸福城市的民生福祉。城市的主人翁是市民,谋划发展,只有从老百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丽转身看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