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浦口区第二中学核酸检测现场。本报记者邵丹摄
7月29日,南京8个区开展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这一轮检测分阶段、分区域、分人群进行。记者现场发现,这轮全员核酸检测,无论是前期准备、采样点布置,还是现场秩序维护,都作了科学细致的安排,引得很多南京人忍不住在朋友圈晒图点赞。
准备充分,现场尽情“直播”
除个别区域外,28日南京所有检测点暂停采样任务,一方面让连续奋战的一线人员休整,另一方面准备好第三轮采样所需的海量物资。第三轮全员检测的第一天,从排队到采样结束,居民普遍反映1小时之内能完成,二三十分钟居多。
“准备好身份证和苏康码!”“前后间隔1米距离排队!”7月29日上午,新门口社区厚德苑内,市民们排成S形队伍等候核酸采样。数名志愿者分工明确,有人“拦”在队伍中间提前查验苏康码,有人提醒市民分开站,有人负责测温、数好10人一组再放行。
早在前一天晚上,社区书记王卫平就把时间表发出去了。“根据分时段检测的要求,我们提前排好时间,鼓励居民错峰前来,少排队少聚集。无物管小区院落较多,按照单双号,把这些居民的检测任务拆分到29号、30号两天来完成。”
28日晚上7点多,王卫平不放心,又到检测点位转了转,自己走了一趟流程。担心圆桌子不方便采样,她和社工一起换了条长条形桌;想到居民要洗手,出口处的垃圾桶换成了小桌子,上面摆着消毒液和湿巾。物资有没有备齐、一米线标记有没有贴全,她挨个顺了一遍。
29日早上7点,除了负责采样的医务人员外,社区所有社工和热心志愿者全部到场,开始最后的检查。1个小时后,新门口社区第三轮核酸采样点正式开放。
钟阜路1号居民徐阿姨虽然不是新门口社区的居民,也就近来这排队。“昨晚看到通知,今天一早就过来了。我的社区检测点有点远,还是到这方便。”王卫平告诉记者,像徐阿姨这样跨区检测的人有不少。新门口社区有多居民,第一、二轮核酸检测都采了1万多人次。“居民就近检测,我们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只要最后‘应采尽采’。”
不能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群体久等,采样点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这些人群不用排大队,直接被引导到B点采样,等候区内还摆了小板凳。“我刚来就排到了第10位,一会儿就能采完。”家住新门口17号的85岁李奶奶拄着拐杖来了,“第一轮,老老少少挤在一起。我站不了太久,干脆回家,等人少再去。这次有老人通道,组织得好!”
直播排队,也让居民排队少花时间。“截至11时,能仁里社区龙翔共小点排队60人,丁墙社区泰龙家园点排队80人”“截至14时20分,普德村社区雨花西路点排队30人,雨花社区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点排队70人”……29日上午,雨花台区雨花街道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