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紫牛新闻」
12月30日,“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第四批成果在南京正式发布,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勇同志出席发布仪式。发布会现场,册《江苏文库》也随之惊艳亮相。记者了解到,从年开始,《江苏文库》每年都在持续上新,截至目前,共编撰出版册,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
《江苏文库》再次上新!册惊艳亮相
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江苏省委宣传部启动实施全省性文化发展战略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到年,历时10年,分“书目”“文献”“精华”“方志”“史料”“研究”六编,编辑出版《江苏文库》册左右。
工程实施六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地方志办公室、南京图书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主体力量有效整合,省内外80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多位骨干专家参与工程,广泛搜集和整理江苏历史文化典籍,深入探寻和发现跃动于历史典籍中的文化脉动,着力提炼和展示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为推动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江苏文脉工程也站在了由立柱架梁、初见成效到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的新起点上。省“十四五”规划将“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升级为“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进一步丰富了工程内涵、深化了要求。
《江苏文库》是文脉工程成果的集大成者,自年推出首批成果以来,出版总量已达册,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30日下午,《江苏文库》第四批成果正式发布,共计册,其中,书目编9册、文献编60册、精华编33册、史料编60册、方志编72册、研究编20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编委会副主编孙真福和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编委会副主编莫砺锋共同为《江苏文库》第四批成果揭幕。
从基础书目到文献整理再到文化研究,这是《江苏文库》最大特点
“《江苏文库》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发布会现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脉编辑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江苏文库·书目编》主编姜小青作了“《江苏文库》出版成果”报告。他表示,从基础书目到文献整理再到文化研究,这是《江苏文库》最大的特点。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自年正式启动,拟用10年时间,编撰出版册图书,展现江苏文化根脉。截至年底,《江苏文库》共计出版册,收录古代文献种。其中,书目编37册,文献编册,精华编95册,史料编册,方志编册,研究编51册。
《文献编》经史子集四部全面推开,目前已影印出版册多种书。《精华编》选取包括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种进行整理,截至目前已出版60种93册,除了人文经典,医学、算学、天文学等科技著作也在其中。《研究编》中,不少江苏地方文化研究著作,包括十三个地级市文化通史,填补了学术研究空白。《书目编》中的《江苏艺文志》(增定本)、《江苏地方文献志》出版,基本摸清江苏古代作家著述与江苏地方文献家底。《史料编》在展现江苏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同时,注意展现江苏人的乡土记忆与生活图景,显示普通民众的生活痕迹。目前,历史类、地理类的图书已经出齐。《方志编》共出版省部、江宁府部、苏州府部、常州府部、镇江府部五个部分,及扬州府部的一部分,累计出版旧志种。
姜小青现场透露,《江苏文库》未来每年将出版册至册。“十四五”期末,可基本完成“六编”中的“书目编”“方志编”“史料编”“研究编”,“文献”“精华”两编,也将在“十四五”末之后的两三年内完成。
发布会现场,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江苏文库》数据库的一期工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