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年创建的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私立常州中学土木科整体并入。
年,合并电力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
年,升格为苏州城市建设学院。
年,文革后恢复,更名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环保高等学府。
年,原国家建设部直属的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原国家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苏州科技学院。
年,更名苏州科技大学。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有石湖、江枫、天平3个校区。
二、发展建设
江苏省普通高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等一批名家名师;国家“杰青”获得者、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0余人;省“工程”第二层次在内的各类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余人。
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
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实验室、环境工程技术工程实验室
三、学科建设
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
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世界史、风景园林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
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工程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历史学、应用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
城乡规划、土木工程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B学科1个:
城乡规划学
B-学科1个:
土木工程
C+学科1个:
环境科学与工程
C学科2个:
世界史、风景园林学
C-学科2个:
光学工程、建筑学
四、年河南省招生计划
提前批30人: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文科,美术类22人,音乐类8人;
本科一批人:
普通招生:
文科14个专业类37人;
理科29个专业类86人。
较高收费中外合作招生:
理科3个专业7人。
五、近几年河南本科一批招生录取情况分析
理科招生:
普通招生,最低录取位次,—年连续上升,达到历年最高点,年下降名,但位次仍然偏高。预计年会小幅度下降。近5年等位分波动情况,-1,+1,+1,+5,+2。
较高收费中外合作,年开始招生,最低录取位次,年上升名,年大幅下降名,年又下降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外合作处于大的波动期,二是招生专业中物流管理热度不高,拉低了整体位次。但毕竟地域有优势,学费也不高,预计年会小幅度上升。近3年等位分波动情况,-1,-12,+10。
文科招生:
普通招生,最低录取位次,年开始升入本科一批招生,近3年连续小幅上升,达到历年最高点,预计年大概率会小幅度下降。近3年等位分波动情况,+2,+3,+6。
六、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苏州科技大学届本科毕业生人,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4.07%。其中:国内升学人,占14.53%,出国出境人,占5.32%。协议合同就业人,占62.48%。灵活就业人,占11.42%。
1、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企业,其中,其他企业67.00%,国有企业13.55%;中初等教育单位8.98%。
2、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前三位的是:建筑业17.26%,教育行业15.94%,制造业13.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17%。
苏州科技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分布
苏州科技大学年毕业生重点行业领域分布
3、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江苏科技大学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集中于东部地区。江苏省就业占比76.49%。上海就业占比6.89%,浙江省就业占比2.40%。广东省就业2.19%。
苏州科技大学年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4、国内升学情况
年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人,其中人考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占比50.39%;人考取本校研究生,占比22.17%。
5、重点企业就业情况
届毕业生中有人在家重点企业就业,其中人在世界强企业就业,53人在中国企业强就业,36人在中国民营企业强就业,人在国务院直属国企、部委直属国企、地方国企等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