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作品登记重数量更重质量国家版权局 [复制链接]

1#

作品登记是版权管理部门的一项基础性社会服务工作,江苏省版权局对此高度重视,始终把作品登记作为促进创新创作、提升全社会版权法律意识的重要举措来抓。年,江苏省作品登记量超过30万件,总量突破万件,作品登记申请主体超过3.35万个,其中企业0.89万家,自然人2.46万人,并以日均新增60个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作品登记的效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版权社会服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不断开启登记工作新征程

回顾江苏省作品登记工作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到年,江苏省版权局版权处具体负责,作品登记从零开始,年8月8日颁发了全省第一本作品自愿登记证书,年实现作品登记件,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年2月,江苏省版权协会成立,省版权局将作品登记工作委托该协会负责,作品登记工作进入第二阶段,一直到年。这两个阶段的共同显著特征是“收费”。年10月,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取消作品登记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要求,全省开始实行免费登记,就此开启了江苏作品登记工作的新征程,作品登记工作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年,免费登记仅仅实行了3个月,登记量增加明显,达到3.2万件,同比增长70%以上。在免费等多种举措的共同作用下,这一高速增长的势头直到年全省开展“作品登记质量年”活动后才趋于平稳。从年开始,全省作品登记工作进入由数量快速增长转向质量明显提升的新阶段。

作品登记从收费向免费过渡时,江苏省版权协会有10人专职从事作品登记工作,年登记量在2万件左右。作品登记免费后,登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时的条件很难满足新形势需求,所以必须在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经费保障和突出“互联网+”上下足功夫,才能确保为著作权人持续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作品登记服务。

多举措促免费登记顺利进行

免费登记从年悄然开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凝结了多部门提供的多方面支持。

在组织架构上,江苏省版权局以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省版权协会开展作品登记工作,江苏省版权协会为此专门成立了江苏版权保护中心,安排10名劳务派遣人员面向社会提供作品登记服务。各设区市先后批准在区县机关、各类协会、园区和企业成立版权工作站多个,专兼职人员超过人,配合江苏版权保护中心在各地开展作品登记受理、宣传发动和作品登记证书发放工作。通过省、市联动,作品登记服务逐步深入基层,遍布全省,形成了一张网,做到了全覆盖。版权工作站每位受理员上岗前须到江苏版权保护中心进行岗前培训,江苏省版权局每年均组织全省范围的培训,有的市不定期组织培训,登记能力建设持续推进。

在经费保障方面,江苏省政府要求对作品登记所需经费按照公共财政、分级负担、平稳过渡、规范管理的原则统筹安排。据此,省级财政落实了作品登记专项资金,随后,江苏省版权局和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一般作品免费登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解决作品登记工作经费问题。通知下发后,各地结合实际多方筹措,作品登记工作经费陆续到位,省、市两级作品登记经费保障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

为提升工作效率,江苏省版权局于年立项开发“江苏省作品著作权登记平台”。年3月,平台上线后,作品登记申请、受理、审核和发证工作实现远程无纸化,登记流程全面精简,便捷度大大提升,得到社会广泛好评。随后,重复登记核查(查重)、优秀作品推荐、用户信用评价、数据统计上报等新功能于年上线,年完成了万页纸质存量档案的数字化,年开启了作品登记电子证书功能,新功能在登记审核、数据挖掘、提升效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严格审核提高作品登记质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作品登记数量是衡量作品登记工作成效、区域文化创新力和版权社会认知度的重要指标。为督促各地加大工作力度,江苏省版权局每月通报各地作品登记量,每年发布作品登记分析报告。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千方百计提高作品登记有效性和知晓度。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中,南通市、苏州市登记总量接近30万件,淮安、南京、昆山(昆山属于省直管县)均超过8万件,其余各设区市均超过1万件。

在作品登记得到广泛认可、登记数量大幅攀升的情况下,江苏从年开始把工作重心逐步向提高作品登记质量转移,年实现全面转向。其间,为有效控制个人纪念性摄影作品(普通照片)登记申请,审核员耐心做好申请人工作,劝阻了普通照片的登记,摄影作品登记数量明显下降,登记质量大幅提升。从年开始的优秀登记作品申报认定活动受到社会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