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徐州的城市影响,是相对特殊的。这个城市并不是省会城市,同时综合实力在江苏省内也并不突出。不过,徐州却与“省会城市”的渊源颇深。
历史上,徐州曾经有过多次处于成为省会城市的风口浪尖中,但最终却都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省会城市。当然,这个“省会”,和江苏其实并无关系。
至少从清朝末期开始,关于江淮地区和山东南部建省的说法就一直有之。这一片区域,包含了江苏北部、山东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东北部。并且,这个拟建的“省份”在清末和20世纪前半叶也经常被提出。虽然每次提出的时间并不相同,且相关的范围也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连“省”的名字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其中相同的,就是其“省会”一直被认定位徐州。当然,这个“省”虽然没有真正建成,但其对徐州的定位,也自然是对徐州的一种肯定。
以徐州为“中心”的“省”没有建立起来,但徐州的中心定位,却一直是比较根深蒂固的。80年代,以历史概念中的“淮海省”为大致区域,成立的淮海经济区,其中心城市其实就是徐州。这个经济区的城市数量在十几个以上,涵盖了苏鲁豫皖四省连接的区域,人口规模达到了1.2亿人,可以说已经相当于一个“大省”规模了。
苏鲁豫皖四省连接地带
当然了,同真正的省区相比,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纽带是相对薄弱的,或者说联系比较松散。因此,这个经济区的影响力,同一个省区,或者是一个城市圈而言,在国内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不过,论及在这个经济区之内,徐州对其他城市的影响力,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也几乎难以替代。
时至现在,徐州依然是淮海经济区内的一个实际的中心城市,而并非只是经济区内的一个简单名义。这种“中心”,不仅体现在交通的枢纽意义上,还体现在城市实力,以及对各城市的吸引力之中。苏北、鲁南、豫东南、皖东北片区的人口,就有不少一部分流入到了徐州。徐州虽然没有苏南或长三角那样丰富的产业,但徐州的天然优势就是近!是周边几个人口大市中,最大的一个城市,产业上也是如此。
徐州
不同于江苏中部和南部的城市,徐州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北方城市。地理上如此,文化上更是如此。徐州的城市秉性和文化气息,也完全不同于江苏南部的南京、苏州等城市。当然,与沿海的南通等城市也并不相同。不过,徐州同淮海经济区中的城市,却有着很大的共同点。尽管这些城市,分别来自不同的省。而这,也是徐州可以作为这些同属“边远城市”的“心理中心城市”的主要因素。
从当前东、中部地区的省市格局来看,以徐州为中心“建省”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不过,以淮海经济区为基础,徐州在这一片区域的引领作用,还是大有可为的。徐州有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产业基础也并不薄弱,经济腹地也较为广阔。徐州的发展,与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几乎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淮海经济区可以崛起,那么徐州距离发展成为北方地区的又一个相对大型的城市,或许也就为时不远了。
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