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团红线坐轻轨得空就编 巧大姐 “心结” 传情
[导读]
敖老师送给有情人的心结
坐公交车打毛衣的乘客很多,可最近就有大学生发现一位经常乘轻轨的阿姨,手中总爱舞弄一团红线,凑前一问才知道这阿姨编的是中国结。按照大学生提供的线索,近日,有幸找到了这位在咱长春市算得上手工编织中国结的能人——敖晓红。
大学生小李在吉林财经大学读书,他说在去学校和回家的这段路需要经常乘轻轨,可最近总能发现一位戴着眼镜的阿姨坐在轻轨里拿根红绳用手三下两下就编出个东西来,车厢里好多人都瞅她,她却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照着小李说的时间段,在轻轨里找到了这位巧手阿姨。
经过一番聊天,了解到,敖老师算是咱长春市很有名气的民间手工艺人了,今年56岁,没退休前在一汽当汽车配件保管员,平时的业余爱好就是织毛衣做些手工的毛编活。退休后,敖老师把一双巧手发挥得近乎极致,无意中听说中国结,自己就辗转找了一位老师,花200块钱跟人家学习了将近一个月,因为从家到那位老师家距离比较远,每天乘公交车都要在路上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那时候,我就随身把红绳带在身上,在车上没事,得空就编,算是练手了,后来越来越熟练,而且自己在编织过程中有所创造,像咱们关东特色,有着地域文化的大苞米、大公鸡还有君子兰等等,没事我就喜欢编。”如今,敖老师由于业余手工交流展示,她经常乘轻轨等交通工具外出,一团团红线怀揣、兜里带着不足为奇,时不时地拿出来编个啥的更是司空见惯。
敖老师说,在别人眼里整天鼓捣这些玩意有点絮烦,可她没那种感觉,认为这就是她的业余生活。从普通的草花结到双联结、鲤鱼结,再到难度大一点的磬结,敖老师说,她现在已经在中国结的传统技法中突破出一种自己特有的创意,如今不单单几种中国结的技法,她自己还试着用中国结的手艺编出更为立体的各种小动物,活灵活现,如今她的好多作品还得了奖。
“情人节快到了,这是我编的中国结的一种叫‘心结’,这种结比较适合在情人节传情达意。”敖老师说,希望通过《城市晚报》将这份祝福送给全天下的有情人。